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协同管理者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次数:11

近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办。400多名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甲壳动物学领域科研与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会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员作题为“AI助推甲壳动物学的硏究和应用”的大会报告,重点阐述甲壳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历史及现状、基因组结构特征、基因组数据及应用以及AI技术在甲壳动物基因组研究和养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详细阐述了对虾白斑综合征(WSS)流行病学与生物防控技术,对虾细菌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与生态防控技术,以及凡纳滨对虾免疫与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未来虾良种选育以及对虾养殖技术提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指导。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国黄、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的利用和保护面临着重要经济物种、生物环境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威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

与会专家学者的报告涉及甲壳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养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甲壳动物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会议期间还选举产生了甲壳动物学分会新一届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富花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并聘任了分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选举产生了甲壳动物学分会新一届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

据悉,本次会议以“理论与技术创新赋能的甲壳动物学研究及产业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承办。学术研讨会设置四个分会场,分别聚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适应、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种业理论基础与种质改良、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等热点议题。